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焊机。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和工具的完好性能,接线应请专业电工进行,焊工应持证上岗。2在焊接机上尽量安装使用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3按规定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并有完备的消防系统或消防设备。4尽量避免在潮湿地方和雨雪天气进行焊接作业。5焊工应严格按规定穿戴好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在锅炉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严禁赤膊。6实施焊接前,应对焊点周围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制定防护措施。7焊接操作期间,应对焊接点周围和可能出现的泄露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十九、事故调查处理程序1、事故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2、事故调查程序(1)成立事故调查组;(县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县级公安机关,县级工会,县级人民检察院,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2)事故现场抢救和处理;(3)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4)事故事实材料收集;(5)事故人证材料的收集;(6)事故现场摄影和录像;(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10)事故调查处理档案。3、事故处置或救援工作(1)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工艺情况和爆炸物质的特点),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须品,实行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4)为应急人员配备安全检测以及泄漏封堵等应急设备,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对现场粉尘
6
f浓度进行监测,对危害和危险程度进行辨识和评估,做到准确研判,杜绝盲目处置,防止二次爆炸。(5)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人员身份,对遇难者进行善后处理。或者1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