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为控制标准。二、编制技术要求
(一)前期准备
拟定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或计划,成立项目技术小组,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和监督机制,明确技术人员工作内容和责任;确定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制定规划编制进度计划;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二)实地踏勘调查
项目所在镇街人民政府,组织工作小组,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进行实地踏勘,重点是对农村建设用地的调查,摸清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基础条件、可行性、复垦潜力和制约因素,并填制调查表格(详见附表?)。结合踏勘成果,入户调查项目区农户拆迁意愿,填制意愿调查表(详见附表?)。规划编制技术小组根据摸底调查成果,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拆旧地块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限制因素、水土资源平衡、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对项目区新增耕地
5
f的面积、质量和效益进行预评估。
(三)建新拆旧地块设置
根据实地踏勘调查的成果,在权属清晰、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设置拆旧地块;拆旧地块的选择应符合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其布局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拆旧地块应尽量集中连片,拆旧区原则上应控制在两个乡镇范围内。在确保周转指标得以按时保质归还的前提下,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产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下达的相关用地标准,确定建新地块的位置、规模和用途。建新地块选址必须避让基本农田;城镇建新地块应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内,并与城镇规划相衔接;其它建新地块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四)编制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包括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分析,项目区规模与范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等;项目区实施时序,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拆旧区复垦方案和农民安置补偿方案;资金预算与筹措;权属调整与公众参与方案等。1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分析依据专项调查,结合实地踏勘、现场调查成果和规划方案论证,分析拆旧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潜力。按照拆旧地块的位置、范围和规模,以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分析新增耕地的潜力。新增耕地面积计算必须合理、清楚,并与基本农田保护相结
6
f合。2拆旧区规划方案明确拆旧区选址过程、范围和规模,分析拆旧地块(图斑)构成、地类构成。制作项目区拆旧地块统计表(反映地块编号、所在图幅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