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作者:黄丽来源:《体育时空》2012年第04期
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短跑训练存在的误区
(一)青少年力量训练手段比较单一,而且片面理解力量训练,过分重视杠铃练习
许多中小学教练员对短跑的力量训练的理解比较片面和狭窄,认为力量训练就是杠铃训练。如杠铃的深蹲,抓举,成了大多数中小学田径队力量训练课的主要内容。但深蹲杠铃练习不能加强和提高短跑技术中最关键的肌肉力量,长期练习反而会使肌纤维缩短变粗,收缩速度变慢影响成绩。
(二)过分强调爆发力训练,忽视了短跑的专门性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短跑的基础,而专项力量能力的提高,应作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点来抓。以往在青少年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专项能力的发展。
(三)过分强调支撑腿的后蹬,忽视了摆动腿的前摆
现代先进的短跑技术强调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而我国的短跑技术强调跑时加大后蹬力量,强调蹬伸的方向和速度。认为后蹬是跑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动力来源,因此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非常强调以后蹬为重点的力量训练。其实,这种认识破坏了人体高速跑动中各运动环节用力的系统性、衔接力与和谐性,不利于认识跑的周期运动。
二、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根据青少年实际情况及专项需要,在优先发展运动员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力量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的群的力量训练。
(二)在青少年发展力量时,要特别注意他们的素质特点。不做过大重量的静力练习和支撑练习。在青春发育期性别差异显著,女子肌力较小,因此在力量训练安排上要注意发展腹肌,背肌和肩带等薄弱环节。
(三)发展全身肌肉力量练习和各专项力量的练习要结合好;青少年运动员应更多地注意发展全身肌肉力量,适当发展运动员专项素质较弱的肌力。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四)应以发展爆发力为主,并适当发展绝对力量和力量耐力。多采用重复、组数、次数均为中等,速度快的速度力量训练方法。力量练习在准备时期可多练些(1周可练34次),强度要逐渐增加,在身体疲劳时不适宜作大强度练习和速度力量练习。
(五)运动量安排要合理。在一个训练阶段中,负荷安排应大中小结合,循序渐进提高负荷量度。在小周期训练中,应使各种不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