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意义
作者:武喜涛寇琳张同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2期
摘要:本文就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201
1、人文素质的概念
人文素质指人类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及其所能达到的程度。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可以表现为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如爱国;也可以体现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气质。从狭义来说指人文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人文素质注重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
人文素质关注于人类如何认识、评价自身。人文素质是人对世界的看法,人内在的综合修养,以及从此衍生的安身立命之道。帮助人们做一个完善的、有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侧重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目的和意义,注重人的自身醒悟、精神陶冶,着眼于环境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学会做人,如具备远大的理想和高尚道德,追求塑造完善的人格,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追求真理,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
简单地说,人文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掌握人文知识。(2)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一种从广阔的视角入手冲破从某一个阶级或集体利益出发的立场,以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为判断标准的方法。(3)接纳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强的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个性色彩。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4)践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财产的热爱和维护。
2、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21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人文素养贫乏。当前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都是围绕专业转,形成单一的“教学加基础”的教学格局,大部分高校人文课程课时数一般不超过总课时的十分之一,远低于发达国家。当前高校大学生,除了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直接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于高校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生来讲,学习的主体对象变成专业技术知识,对于学校开设的为数不多的文史思想类课程都很难抱以积极的态度,更不用说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自主地通过人文知识方面的书籍进行思想的洗礼和人性的净化
22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往往漠视对方权益,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