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式子叫做比例。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典型例题
例1、(把图形按某个比相应放大或缩小,形状没有改变,只是大小变了)ABC
(1)长方形A的长是15厘米,宽是1厘米;长方形B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2)如果要把长方形A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分析与解:(1)长方形B的长是长方形A的2倍,宽也是长方形A的2倍。或者说长方形B和长方形A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长方形的比是21,就是把长方形A的长和宽按21的比进行放大。(2)把长方形A按12的比缩小后为长方形C,长、宽缩小为原来的
1,图C的长2
是075厘米,图C的宽是05厘米。由此可见,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形状没有改变,还是长方形,只是大小变了。例2、(根据指定的比,将图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先按32的比画出长方形A放大后的图形B,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A缩小后的图形C。(1)图B的长、宽各是几格?(2)图C呢?(3)观察这三幅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6
fAB
C
分析与解:(1)按32的比将长方形A放大,即将长方形A的长与宽分别扩大15倍,那么图B的长为6×159格,宽为4×156格。(2)按12的比将长方形A缩小,即将长方形A的长与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那么图C的长为6÷23格,宽为4÷2
22格。(3)从这三幅大小不同的图形上可以看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大小虽变了,但形状不变,而且各条边长度的变化都符合指定的比。点评:按比例放大图形或缩小图形,关键是要先根据比确定是放大还是缩小,然后确定好每条边的长度,画出图形就行了。例3、(将两个相等比写成一个等式)图B是由图A放大后得到的,你能分别写出这两幅图中各自的长与宽的比吗?比较写出的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BA3厘米6厘米4厘米8厘米分析与解:(1)图A中长与宽的比是43;图B中长与宽的原始比是86,而86化简后就是43。(2)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43,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即4386或
48,都读作:4比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