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04年4月
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2004年2月下旬,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会议文件起草组分5个专题调研小组,赴全区14市、25个县,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调研小组所到的市、县都普遍认为,在我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和特点
目前,我区县域有89个县(市、区),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1%,人口占全区的826%,生产总值占全区的682%,在县域就业的占全区就业人数的8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中,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从我区区情出发,先后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尤其是通过实施“三大战略、六大突破”重大决策、“1234610”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思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2003年县域经济实力综合评定中,我区县域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第19位;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仅次于重庆,排在第2位;有16个县(市)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仅次于四川省(30个)居第2位。目前,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几个显著特点: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2002年,全区县域实现生产总值1739亿元,占全区总量的708。其中,生产总值超50亿元的县(市、区)有3个。财政收入超2亿元的有23个。县域城乡居民存款余额996亿元,占全区的574,其中存款达到15亿元以上的有16个县(市)。县域工业在重组中发展。近年来,我区各县(市)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等办法,大力推进县域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特色优势工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县域制糖工业经改制后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2003年,全区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345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3。一些有条件的县(市),依托中心城市、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展专业配套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快了县域工业化进程。柳江县紧紧抓住柳州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做大做强汽配业。目前该县汽配业已发展到42家,形成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规模,推动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年中就提高了54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各县(市)加强城镇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