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肝脏浸润的多层螺旋CT诊断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胆囊癌肝脏浸润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30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癌肝浸润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其ct成像表现及诊断准确率。结果:30例中经ct诊断为胆囊癌肝脏浸润者25例,准确率为833;ct成像显示大部分病例胆囊癌肿块同周围肝组织分界模糊,二者相邻处呈不规则低密度区,行增强后表现为不规则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胆囊癌肝脏浸润准确性较高,具有诊断价值。【关键词】胆囊癌肝浸润;多层螺旋ct;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8007502胆囊癌是胆管系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女性多见,好发年龄为50岁以上,其发病同胆囊慢性炎症等相关1;胆囊癌病理改变主要为胆囊壁显著增厚,或者薄厚不均匀、高低不平等,病变部位主要为胆囊颈或胆囊底,以腺癌最为多见(70~90),而胶样癌、鳞癌等则较为少见2。胆囊癌的特点之一为早期便对周围肝组织有浸润,若能清晰显示此特征对胆囊癌则极具诊断价值,而螺旋ct能良好显示胆囊癌肝浸润,可辅助临床准确判断出胆囊癌浸润范围,对选择手术方法及估计临床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笔者对3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早期浸润)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多层螺旋ct诊断胆囊癌肝浸润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现具体报告如下。
f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胆囊癌早期浸润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年龄53~79岁,其中大于60岁者25例,平均702岁,其中男14例,女16例。12检查方法应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defi
itio
as,扫描电压120kv,电流180ma,层厚、层距均为10mm,扫描时间075s;30例患者行ct检查前24h禁止食用有渣食物,实施检查前30mi
患者空腹服用1泛影葡胺500~800ml,于患者一次性屏气下完成全部扫描,扫描范围从膈肌顶部开始至肾下极;条件许可的患者均再行增强扫描。2结果21ct诊断准确率3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为胆囊癌肝浸润者25例,诊断准确率为833,有5例患者由于个体因素未行增强扫描而导致肝组织浸润征象未有清晰显示,结果发生误诊。22ct影像表现221癌肿边界表现30例患者ct显示癌肿边界模糊,同周围肝组织无显著分界。22例边界表现为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明显不规则强化;8例表现为等密度,其中3例行增强,增强后边界呈低于
f正常肝组织低密度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