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让爱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使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如沐春风,身心健康?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写道: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因为师生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要建立深厚和亲密的情感,是一件令人很费心思的事。正如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所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那么,在我们平常的教学活动和品德教育中,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爱呢?一、培育爱的土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如果我们把教师的灵魂比做土壤,把教师的爱比做土壤中的种子,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土壤是否肥沃关系到种子能否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因此,教师的灵魂是培育爱的土壤,是照射爱的阳光,是滋润爱的雨露。那么,教师用怎样的土壤培育爱,播种爱和耕耘爱,不仅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人生道路转变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将神圣的师爱一视同仁地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以感染他们、教育他们、锤炼他们、造就他们。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始终是带着一片爱意来,不带半点遗
f憾离开。二、传达理性的信息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准确无误,如果出现了错误,要敢于在学
生面前迅速纠正。这是教师爱学生的基本前提,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授着他们的治治学态度与认真负责的精神。所以说,教师传达理性的信息不仅反映出他们的职业修养,也衬托出其人格的魅力。
三、加强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对自己特有的一种整体观念,它包括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估和自我体验。学生自我认识与体验如果常常是成功的,就会在内心不断地接纳自己,壮大自己,否则,就会在内心责备自己,甚至缩小了自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活动、完成作业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体验与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教师对其是那样地关注、关心、支持与热爱,让他们感悟到自己是别人眼中的人,是有朋友支持的人,是有归属的人。这样做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他在老师心中,在班级有位置,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与接纳感。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