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盐类的水解
考点解读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结合实例分析温度、浓度、外加酸或碱对水解平衡的影响。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由于相同条件下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强弱电解质可通过同条件下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这一导电实验是理化学科的结合点,同时弱电解质的有关量也会因电离程度发生变化而难以确定其大小,此时常常需用数学思维方法如极值法进行处理。溶液的pH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正向与逆向思维、数字与字母交替出现,与生物酸碱平衡相结合或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推理等试题在综合测试中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展望今后会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适中,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基础过关
第1课时盐类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质:在溶液中,由于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酸性、碱性或中性。盐的水解可看作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为吸热反应。2、盐类水解规律1强弱规律:“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2大小规律:①“水解程度小,式中可逆号,水解产物少,状态不标号。”②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为主。如:CO3H2OH2OH2CO3OH
2
HCO3OH
HCO3
3酸式盐规律①强酸酸式盐溶液呈强酸性。如NaHSO4、NH4HSO4②强碱弱酸酸式盐溶液显何性,必须比较其阴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2PO4、NaHSO3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3.大多数盐类水解程度较低,但其过程促进了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的程度主要决定于盐的本性,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其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稀释溶液,水解程度增大,另外,加酸或加碱抑制水解。4.水解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书写时应注意。
f1一般用可逆号“才用“=”。
”只有互相促进的完全水解,(即有沉淀或气体产生的互促水解)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可用多步水解方程式表示。3一般不写“↓”和“↑”,水解程度大的例外。5.判断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要从盐的组成、水的电离、盐是否水解等方面综合考虑,并注意守恒法的应用电荷守恒和元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