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在3倍以上。然而,据统计,303: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较大。
第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显失公平。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濒临沿海,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很到位,在各方面都占有十分优越的发展条件;而西部地区由于深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交通条件也不方便,教育和人才资源相对短缺,加之政策扶持较晚,因此,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起步早,速度快,居民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且东部沿海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也有着天然优势,居民收入的渠道和空间也就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起步晚,速度慢而且水平较低,缺乏对外资的吸引力,所以居民收入也处在较低水平。
第三,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异明显。我国现今的行业部门基本可以归类为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现阶段来看,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也主要体现在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的对比中。在我国的垄断行业中,电力、煤气、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收入偏高,而其它非垄断行业的收入与这些行业相比则存在一定的差距。
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初级阶段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客观上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活力,这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扩大人们的就业渠道,为人民的物质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从客观上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一定的阶级差别,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阶级差别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内部各经济形式之间的阶级差别,尤其是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这主要
f课程论文:论如何推进公平分配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财富集中于少数人,人民大众收入较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企业的这一贡献更多的是来自于基层职工的辛勤劳动,来自于基层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