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待,获得其应得份额,从而实现社会生活成本的合理负担。
林毅夫(2008)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逐渐从原来比较优势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是在一次分配上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且收入分配还有恶化的趋势。其原因既有从原来计划经济时代人为压平收入分配的工资制度向根据在生产过程中的共享进行分配的恢复性扩大,也有改革未到位所导致的分配不公。因而,要深化改革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需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消除各种从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价格扭曲和行政性垄断,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在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等。
匡国珍(2011)认为,在分配中存在以下问题: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存在缺陷,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腐败分子凭借手中权力获得非法收入。究其缘由,企业分配中资本所得偏高、劳动所得偏低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历史原因;自然、历史等客观条件形成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分配不公;市场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分配不公;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政府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错位等也是导致分配不公的原因。
在以上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从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对公平分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公平分配的概念以及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成因和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索。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学生对我国公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当下我国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物质基础不同,城乡、地区以及行业间收入分配显失公平
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成员对公平的评价也不同,即由于人们所拥有的物质基础不同,利益分配中采取的公平标准也就不同。所以,社会现阶段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公平的具体性质和内容。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地区、行业及部门间所存在的收入分配情况就体现了这一点,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但总体上来看,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f课程论文:论如何推进公平分配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缩小趋势,但总体上依旧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95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989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