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竟有95的学生无法文从字顺地完成一篇千字文!有的大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一位外企管理人员感慨:“这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才子们,在用中文表达时,却结结巴巴。一个用母语都表达不清的人,我们又如何相信他能很好地用英文与客户沟通?”你看,社会对大学生语文水平的评价竟是这么低!r
r
在我们国家,社会的要求常常表现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而国家对大学生语文水平并无明确的要求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学语文课程标准,愚以为这一空白应该尽快填补。但不管怎样,熟练、规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应该是一条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当下大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是不争的事实,“大学语文”理应发挥作用,承担起相应的义务。r
r
从上述视角澄清相关认识之后,就可以对“大学语文”的功能作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位了。就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功能应定位于让大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语言运用技能,增强听、说、读、写和思维的能力,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正确认识世界,树立高远理想,培养儒雅气度,建立健全人格,实现和谐发展,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语文自学和运用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和运用祖国语文的习惯,优化思维的品质;为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r
r
明确了上述认识之后,再来思量当下对“大学语文”功能的种种定位,就会发现其普遍存在只及一点不顾其余的毛病:或只针对着大学生的语文技能低下,而未看到大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文化品位,亟需心灵的陶冶与精神的培育;或只看重文学修养、文化品位对大学生的意义,而未顾及其课程名称系“语文”而非“文学”、“文化”,忽略了“语文”概念的内涵“语文”远不止是“文学”,又不等于“文化”。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既具备语文教育的特质,又具备大学教育所应有的高度。舍其一点,就不再是“大学语文”。r
r
弄清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之后,再来审视当下的一些“大学语文”教材,就会发现它们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准的问题,有许多实在不能算是“大学语文”课本,只能称为“高四语文”,或“应用写作教程”,或“文学作品选读”,或“文化知识读本”。“大学语文”教材须以语言运用为纲,既有语言运用范例(语言作品),更有语言运用实践活动,通过作品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内容的设计,体现深远厚重的思想文化内涵,令其达到“大学语文”所应达到的高度,使“通过语文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