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多沿用渤海政治制度。但由于渤海遗族多次举事欲复国,他担心渤海遗民居于原地会继续闹事,因此将渤海遗民南迁,原渤海诸州也随之南移,多不在故地。原珲春县附近的盐州、穆州、贺州均迁入今凤城市境内。珲春县附近隶于东京龙原府的庆州,不仅于开泰年间南迁,而且更名开州(一说开封府改置),治所开远(今辽宁凤城市),依然隶属东京道,辖境相当今凤城以南直到鸭绿江下游一带,包括今宽甸一部分。并在今九连城置来远城。其时,丹东虽直接为熟女真之地,却控制在契丹人的治下。
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契丹为辽(9831066年,曾重称契丹)。辽景宗(耶律贤)乾亨四年(982年)东丹并入辽。丹东便为辽管辖,直到天庆六年(1116年)左右,金陷东京,取东京14州后,方移主于金。
东北继契丹兴起的是女真。女真亦称女直,之先出于黑水,分生熟二种多部,活动于东北北部广大地区。首先崛起的是女真完颜部。其首领阿骨打起兵打败辽国,于1115年称帝,起汉名,建国号金,建都会宁(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1158年称上京。后,都南迁)。是年12月,又破辽兵于护步答冈,夺取开州,席卷辽东。1125年,于应州(今山西应县)擒辽主天祚帝(耶律延禧,契丹名阿果,被俘后降封海滨王)。辽灭,契丹宗室耶律大石率部分契丹人西迁建立西辽(又称哈剌契丹、合拉乞答、黑契丹)。1117年,灭北宋。丹东地区便成为金的辖地。1125年辽灭亡至今已有880多年了,历经沧桑,辽代大量的东西几经湮没,但契丹人在丹东地区统治达190年之久,许多遗迹是抹不掉的。例如,浑江口北侧的辽代瓦窑遗址尚存;1910年、1974年、1979年,多次在九连城、宽甸古楼子等地发现多枚铜印,还有许多钱币、陶片等文物。其中有“大辽尚书吏部之印”一枚、“万户之印”一枚、“劝农副使之印”一枚、“行军把总之印”一枚。为了解辽代的建制和历史,提供了极好的佐证和研究资料。
女真人实行的是猛安谋克制度,规定300户为一谋克(氏族单位),10谋克为一猛安(部落单位,亦称千户)。进入中原又施行“归附降人”政策。占据丹东地区后,遂于今凤城市境内设开州猛安、克剌阿领猛安。不过,在行政建制上,基本上沿袭辽制,在今九连城置婆速府路,属东京道,下辖凤城市境内的两个猛安、今宽甸及桓州(今集安)等州。金废开州后,仍于今凤城市境内设盐州。金宣宗(完颜)贞二年(1214年),以纥石烈桓端任宣差副提控知婆速路兵马都总管,对婆速府路进行军政管理。
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