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策略【摘要】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打破了预算单位依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自主使用经费的财务管理格局,有利于规范高校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高校财务管理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打破了预算单位依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自主使用经费的财务管理格局,有利于规范高校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一项创新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有利于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更好地推行。一、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一)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统一调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支出一旦发生,财政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予商品或劳务的供应商,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解决了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的问题。(二)增加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规范预算单位财政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高校财务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财务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高校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不能随便改变用途,预算不能任意估算,专项经费必须事先提出详尽的论证报告,
f预算的执行也要求与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促使高校按预算执行,有效避免虚假预算,从根本上提高了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都以指标的方式下达到学校零余额账户,有效防止了对资金的截留、挪用和挤占,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政府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功能,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削弱了高校资金调度权,降低了高校资金使用的灵活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各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批准的部门预算编报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在办理日常支付业务时,必需严格按照用款计划的类、款、项执行。因此,除了具体项目支出以外,基本支出拨款无法明确与哪些实际支出相对应,由此给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带来了新问题。通常情况下科研专项经费要等到当年财政预算批复后才下达,有些甚至到12月份才到款。以往科研专项项目在财政资金未到款或到款不足时,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