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先从其他项目垫支资金预先开展一些科研活动,待其资金到位后再进行调整偿还。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一般不得用本单位实有的账户资金进行垫支。制约了高校调度资金的自由,影响了一些科研专项项目的开展进度。(2)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导致高校预算编制的复杂化。按照国库
f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预算单位所有的用款都要上报计划,所有的资金使用都要按照年初的计划支付,无预算安排的资金不能通过国库支付。这种方式对预算编制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预算必须科学、合理、详细、精准。因为一旦预算没有做到位,就不能进行国库资金的结算支付。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校的预算编制很难做到涵盖到方方面面,总是会有一些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和新设项目需要资金结算。这使得高校在做预算编制的时候,不得不把预算编制复杂化,希望尽可能少的减少国库资金不能支付的情况发生。
(3)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削弱了高校的融资能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将高校的财务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高校失去了资金沉淀的优势,并被剥夺了作为法人主体选择银行的权力,从而削弱了学校与银行合作的基础。在影响银行既得利益的同时,也影响银行对学校的服务与进一步的投资。同时,将学校的基本运行经费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入均纳入国库集中管理,学校失去了银行资金的沉淀。同时,由于零余额账户只有额度而无资金沉淀,使得高校的银行存款急剧减少,这必定影响高校财务信息等级的评定,削弱了高校的融资能力。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改进高校财务改革对策(1)完善预算管理与编制制度,重视和细化预算编制工作。首先,高校应充分认识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编制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科学的财务管理和预算分析系统,
f运用科学的手段和详细的计划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建立预算的基本框架,对预算编制中的预算定额、支出标准等进行科学的论证,尽可能的把本单位的年度用款计划做全做细,专款专用,使所有的资金支出都建立在明细的预算基础上。第三,加强单位预算与国库批复、单位核算之间的衔接,将每月的用款计划批复情况及时与单位预算及单位核算进行对接,将国库支付系统已批复的预算与本单位下达的预算额度进行对接,尽可能减少国库批复与单位预算、单位预算与单位核算之间的脱节。
(2)加强会计人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