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要实现教师个人和学校组织共同发展的双赢。2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和自律意识,鼓励教师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提高
f和自我完善。3强调过程: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持续的评价。4共同参与:要面向全体、互动评价,强调领导、专家、同伴、家长、学生及自我的共同参与多向互动的过程。三、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即素质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基本素质的指标);职责评价指标(反映教师工作状况的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效)。其中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1教师素质指标11思想道德素质: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12文化理论素质:现代教育观念学生主体观念、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教会学生学习的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观念、竞争与合作的观念、质量与效益的观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念;文化科学素质相关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学能力素质规划设计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诊断评价能力、理解交往能力、教研科研能力训的需求、期望)。;专业发展(技能与知识、潜能、培
f13身体心理素质:广泛的兴趣爱好;热情诚恳;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控能力;坚强意志品质;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与理想;忍耐与坚持。2教师职责指标21育人管理职责:围绕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的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怀;满足学生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需求;满足学生获得帮助的需求。22教学科研职责:学习环境的组织(气氛、教室布置、教学资料的利用);教学工作(教学准备与教学规划、教学方式与教学任务的适应性、教学方式与学生需求的适应性、教学任务与学生需术的适应性、循序渐进与连续性、学业评定与进步的监控、纪律);教科研工作研究与教学的适应性、研究与学校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与自身发展的适应性。23协同工作职责: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教师与校外机构的关系);行政工作(参与教研组工作、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