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够说出一两点则提问的目的即可达到,选择一些不活跃的同学回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答问题,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发散其思维,同时导入新知识,一举多得。
二、启发式提问,引导主动思考
数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知识内容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从中产生一些思维障碍,而从教育家孔子开始,教育界就一直倡导要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学生。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比如,在教学《负数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在导入新课后,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负数的概念,于是设置了几个问题,首先,笔者提问一个学生:“比正数小的数是多少?”学生回答:“是0。”笔者又提问一名同学:“那么比0小的数是多少呢?”学生不自信地回答:“应该是负数吧!”由此引发学生们负数含义和大小的思考。
其次,笔者展示了两则案例:其一,我们所在的城市,夏天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9摄氏度,而冬天最低气温则可以达到“5”摄氏度其二,某地区最高地域海拔是156米,最低的地域海拔则为“5”米。之后提问了几名学生同样的问题:“请问这个“5”摄氏度中的“5”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海拔“5米”中的“5”又是什么意思呢?”由此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对“5”这一负数进行思考和判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以及对案例中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和分析,大多领会到负数是比0还要小的数。
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因此提问时笔者选取了在日常数学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他们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低,多提问他们这种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促进他们主动思考,摒弃被动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自觉思考、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这样做颇具针对性。
三、发展式提问,开掘学生潜能
现阶段的教育提倡发展性原则,即不仅为学生的当下考虑,还要为学生今后做长远打算,教育要有益于学生长久的发展过程。提问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发展式的问题,不断开掘学生的潜能,助力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比如《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它在数据描述方面的特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因此,在完成新课的讲解后,笔者设置了一个发展式的问题:“请大家总结一下,你们认为扇形统计图可以用来总结哪些方面的数据呢?它的用途有哪些?”这个问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概念和数据统计特点的理解,还具有发展性和前瞻性,促进学生将扇形统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