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装有泥土的木桶里,每天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PPT3~5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123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24~125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观察分析、探究法。
f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①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金鱼藻实验中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③你知道农业上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吗?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问题2①为了确保对照试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用具对实验装置进行设计?②怎样证明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③与同学交流从结果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共同分析所做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光合作用的基本公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会设计对照实验。3.师生互动教师点拨、讲解:通过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PPT6~7引导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PPT8~12教师点拨、讲解:如何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引申:如何处理实验结果与建设不一致的情况。PPT13教师演示“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教师点拨、讲解: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PPT14~15引申: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水。PPT16教师引导学生综合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2原料:二氧化碳和水;3场所:叶绿体;4条件:光;5产物:有机物、氧气;6实质: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能量的转化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PPT17~19介绍: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来提高产量。PPT20~21引申: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4.教学评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