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这些信息,考查考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第二,考查考生理解、判断、分析、评价和辩证思维的能力等;第三,考查考生迁移、转换和归纳能力;第四,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论证和探究的能力。4.联系时政热点,反映时代特征试题以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关系、宏观调控、就业问题、海西建设、金融危机、中美关系、公民网络参与、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5.关注地方特色,体现区域性如26题“福建省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28题“闽宁协作”、3132题《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的发行等。6.关注实践与创新,体现探究性如27题对《买方市场》画面的观察、分析,探究某种市场现象的形成原因;3435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让考生感悟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39题,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课题,请考生参与讨论并探究问题等,如第(2)问对政府对金融危机应“无为而治”观点的评析,第(3)问比较亚洲金融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意义。
9
f7.尊重个性差异,体现选择性在选修3和选修4两个模块中各设置一个选做题,供考生选答。两个选做题的设置,力求实现等值要求。另外,在39(3)的设置中,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然而,政治选修3出的是依法治国,该知识点属于考纲中的三级考点,是否考得过细、单一,值得商榷。8.试卷有了真正的“文综”色彩。比如,选择题第24题(历史)和第25题(政治),用的是同一个材料;主观题第39题,以史实做材料,将历史和政治有机结合在一起。9.试题的不足之处。选择题部分:设置的错误题肢太多。12道选择题,48个题肢,错项18项,占比近40。12道选择题中,没有错项的题目只有32与35两题。非选择题部分:39(1)问题在于答案设计的重复;39(2)在设问和设计答案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39(3)问题在于答案;39(4)首先与39(1)的设问有重复感觉;其次,所用考点比较偏僻,偏离了主观题考核主干知识的宗旨;再次,答案设计上只能照抄书上的两点说不上是否正确答案,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回答也能达到。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39题(1)1、本小题分值8分。总平均分:435449(除零)。2、考生答题情况:最为明显的是层次不清、答不完整。如参考答案中要求三个层次:其中最后一个层次(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绝大部分考生没答出来,这也是影响本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