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学习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每个人所必须的、能够获得无穷乐趣的一件事。就初中学生来说,更应如此,他们处于成长阶段,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就目前农村初中学生来看,却有不少学生厌学,而且有越演越烈之趋势。学生家长担忧,教师茫然。对此本人作如下分析:一、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1、进学校只是应付长辈。这些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压力大,学习被动,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或者是学校人多好玩,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只求初中能毕业,在他们看来爸妈文化低,在家务农,在厂里打工照样挣钱,很舒服。缺乏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2、学习无兴趣,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教师上课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讲小话、做小动作、睡瞌睡。作业无法完成,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3、下课精神大振,东跑西逛,墙上都是脚印,教师都进了教室,他们还在后面恋恋不舍,拖拖拉拉。4、受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不考虑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5、独立生活、生存能力差,依赖心理强,抗挫折能力、抗外界压力能力、克服困难能力弱,易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对自己缺乏自信心。6、多数学生道德意识薄弱,缺乏忠、爱、奉献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差,文明习惯未养成,尊爱生命意识差。二、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有诸多方面,主要有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四方面,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教育因素起着更直接、重要的作用,社会影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启蒙教育缺少方式方法,未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现在,农村不少幼儿园教师是请的社会上的一些待业青年,有的初中毕业,而有的连初中都未能毕业,当然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更谈不上钻研幼儿心理学,他们教学是学拼
f音、数字、汉字,读、写、背,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致使部分学生从小就对学习缺乏信心,在路上逗留,甚至逃学,讨厌学习。2、学校受应试教育惯性大,办学思想未能体现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学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运转,极少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