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他听教师劝,立即住手。紧接着,陶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奖他打人理由充分,因那些人在欺负女同学。王友哭了,知道自己错了。陶先生浅笑着又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奖他知错醒悟。陶先生的赏识教育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常常在想,我们应该怎样与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交流呢?几十年的教书匠当下来,就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和学生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批评,或教育,或指点人生迷津,或指出缺点和失误。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其实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的心理,回绝教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因此,作为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于一些学习困难、有个性或容易犯错的学生,教师更应多一些尊重和谅解,多一些赏识和宽容,多一些赞美和鼓励。⑴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即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确实认
46
f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并且有独特个性的人来对待,在此基础上努力理解他们,真正关心他们。学会倾听,这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详细体现,是施行教育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因为只有在倾听过程中,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因为只有在倾听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教师,以求得宽容和理解,求得和帮助。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尊重学生,学会倾听是施行教育成功的前提。⑵学会赏识,点石成金在学会尊重、倾听的基础上,赏识学生,是施行有效教育的态度,是教育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我是好学生”的感觉,赏识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自信的快乐。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知道怎样去赏识你的学生。我班上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平常总喜欢淘气捣蛋,惹是生非,弄得班级整天不安宁,是全班同学心目中的“坏小子”。可是,在一次校田径运动会上,他的表现令众人刮目相看。当时,他参加了男子1500米的决赛,个子矮小瘦弱的他,还未跑到一半赛程时,早已脸色苍白,被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围观者刺耳的嘲笑声不绝于耳。我本以为他会中途“逃脱”,可他却出乎我的意料,仍咬着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