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教学案例最大公因数》灵石县交口小学
(一)情境引入
张茹芳
课件出示:王叔叔家的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想用边长是正分米数的地砖把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师:对于选择的地砖有什么要求?(正分米数)什么是正分米数?在铺的时候应该怎样铺?(强调整块)利用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操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成12个小组,给每个小组一份学具,包括一张长方形方格纸长16厘米、宽12厘米,一些小正方形卡片,它们代表贮藏室地面和边长分别为1分米、2分米、3分米、4分米、6分米、8分米的地砖。学生小组合作、探索,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可以符合王叔叔的要求。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2、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汇报,同时,教师演示多媒体:地砖的铺摆方法。学生在摆一摆的活动中得出可以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4分米的地砖。师:选择边长是1分米的地砖,沿着长边可以铺几块,沿着宽边可以铺几块?选择边长是2分米、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呢?课件演示乘法算式:1×1616、1×1212;2×816、2×612;4×416、4×312。师:如果只考虑把长边铺满,还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只考虑宽边呢?讨论为什么这几种方案不可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使铺满地面的地砖是整块的,那么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要是12的因数。师:请写出16和12的因数分别有哪些?(板书)师:你发现1、2、4与16和12的关系了吗?(学生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师:那么1、2、4就是16和12的什么数?(学生的表述可能为:共有的因数、公共的因数,教师在此基础上给出名称:公因数。同时板书:16和12的公因数:1、2、4)师:你能说说什么是公因数吗?(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述)师:16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板书:4)师:“4”是16和12的什么数?(生: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师帮助学生得出完整的名称,同时板书完整。)师:说说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f课件演示16与12的公因数的集合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在集合圈里现在两个数各自的因数与公因数。3、运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师:现在让我们重新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这个问题时,还用不用摆一摆?促使学生意识到可以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也使学生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