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性、综合性。它是对书本主义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批判,它把学生从狭隘的课堂和书本中引向广阔的生活大舞台。引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性情。第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以及17条教学原则,包含了对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辩证认识。学生的做并非盲目的尝试,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实践,去求进步。老师能做的则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是必要的指导,而非一味的包办代替。这有利于启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活教育理论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1注重培养幼儿做人活教育理论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蕴涵了做人教育、情感教育、养成教育的理念。陈鹤琴的“做人教育”是“活教育”目的论的宗旨,与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儿童做人”是相一
f致的,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更是人一生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所以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幼儿做人就显得尤其重要。当今幼儿园应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所提出的做人教育。应该让幼儿学会做人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健康的情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人生的技能。因此,“活教育”目的论的“做人教育”是当今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所应追求的目标和理念。2注重本土化课程的开发活教育的课程论是在总结中国传统教育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蕴含了整合教育、开放教育、主题教育、渗透教育的新理念。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课程论中的活课程观、活教育观、活教学观、活学习观是我国幼教深化教改和树立新教育理念的源头。陈鹤琴先生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正确合理的部分,并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提出的“五指活动”是“活教育”课程论的核心,所强调的大自然、大社会课程观体现了整合化、本土化、生活化、幼儿化、现代化的特点,是当今幼儿园课程观所提倡和追求的理念。所以我们现代幼儿课程开发应在继承原有课程的优势基础上汲取新课程理论的精华,通过在教育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使新的课程理念真正实现本土化直至园本化。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教育的课程在方法论中又提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先生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一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掌握了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儿童在实际活动中了解日常
f事物的普遍真理,将经验提高到浅显的理论;这对于启发儿童的智力是有帮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