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按“五指活动”的设想,儿童活动代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它追求的是完整的儿童生活,而以“五指”作比喻,是因为这五种活动犹如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联的整体。尽管陈鹤琴先生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知,但他并未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尽管“活的”和“直接的”知识要“大大优于”书本知识,但只要恰当地用作参考资料,“书本是有用的”,问题是不能像通常那样“把书本作
f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3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它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他说“一切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的。”在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同时,他也看到了儿童的‘做’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做’的同时,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他还以此总结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比较教学法;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替代教学法;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分组学习,共同研究;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精密观察。”。“‘活教育’方法论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主张打破班级、时间、空间、教材的界限,不提倡班级授课制,重视室外活动,提倡‘共同研究学习’。”他由此归纳出了“活教育”的四个教学步骤实验与观察;阅读与参考;发表与创作;批评与研讨。这几个步骤都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的学习。二、活教育理论的价值
f第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体现了时代性、民族性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并指出了做现代中国人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让这一目的概括而具体,崇高而朴实,为教育指明了方向。第二,活教育的课程论,认为课程应为目标服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式和小团体式教学。强调了课程的目标性、生活性、自然性、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