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章: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物理学上的新发现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1897年,证实了电子流。法国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2、物理学上的危机“两朵乌云”黑体辐射问题紫外灾难,经典理论无法解释以太问题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3、物理学革命(1)“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运动物体中的电动力学》的论文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物理学定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是相同的,不存在一种特殊的惯性系。②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惯性系中,真空中光的速度具有相同的值。★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2)量子假说1900年12月24日,普朗克在法国物理学会上宣读了题为《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提出了能量子假说。(3)光的量子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找出了光量子假说,光就是以光速C运动着的粒子流,他把这种粒子叫光量子。(提出“波粒二象性”解释‘光电效应’)量子力学的建立●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物质波的运动方程●海森堡测不准关系△x△p≥h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把时间、空间联系起来,引起了时空观、物质观、运动观的深刻变革。2.量子力学揭示了统计决定论的因果观。(改变了经典理论中的严格决定论;说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3.分子生物学深化了对生命机制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四大理论模型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粒子物理学中的夸克模型分子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模型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模型
f科学革命的不彻底性和遗留问题(1)关于自然界是存在还是演化的问题只克服了机械性、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孤立性,而静止性的克服有待科学进一步的发展。(二)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混沌理论、超循环理论等●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非平衡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普里高津协同学:德国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