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
一、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1.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变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古代社会的“教育依附于政治”,到近代社会以来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由于教育在选择国家意识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性,形成了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多种模式。2.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从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民主问题,是关于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在教育领域扩展与延伸的问题。二、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教育平等与参与教育管理的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教育民主化的关键,后者则是实现教育平等的保障,两者共同促成了教育民主化的演进与发展。1.教育平等的概念探求教育的平等,可以先从教育的不平等着手。因为教育平等是相对的,而教育不平等却是绝对的。1教育不平等的历史渊源教育不平等是指不同的个体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原因,不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或不能享受同样的公共教育资源。教育不平等有得到法律或政府认可的不平等和没有法律或政府认可的客观上的不平等两种情况。其历史演进历程如下:①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简单的和连续的。②斯巴达的教育:公民的教育特权。
f③中世纪的教育和西方大学的产生:等级制教育。④西欧双轨制教育:学校制度的不平等。⑤现代社会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2教育平等的涵义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平等的涵义包含以下四个重点: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2.教育平等的理论教育平等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提出的,随后再具体化为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教育实践。自19世纪末以来,教育平等成了许多国家教育政策中的一个主导思想;20世纪中叶,更成为“教育民主化”运动中的一项基本内容。1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观点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观带有强烈的等级教育思想。2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古典自由主义的教育平等观突出了教育乃是“天赋人权”的思想,但这种教育平等实际上只是在“资本”面前的平等,‘因而,由此产生的是“双轨制教育”。3“民主主义学派”的观点
f“民主主义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