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
一、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教育历程11949~1952年①建国初期的教育基本方针政策。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建设的总方针是:“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②对旧教育的改革。当时采取了以下几项改革措施:第一,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的领导权;第二,改革旧学制、颁布新学制,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第三,所有设施都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第四,清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第五,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以便更切实地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这一时期是大规模学习甚至照搬苏联教育模式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大量引进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教育工作。在教育理论方面,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影响最大、最深远。它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建设社会主义国民教育制度的原则。强调学校的国家性、统一性、非宗教性、男女等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②教育目的。规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为教育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最主要
f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的途径则是掌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各科知识,并实现“门门五分”。③教学为主的思想。强调智育的首要性,主张德育主要也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同时它也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课堂活动的主导作用。31958~1966年1958年以后,我国教育界开始抛弃苏联的教育模式,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中国人未来社会理想的教育模式。2.“文革”十年中的教育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三个方面:1教育事业的全面停顿;2各级各类学校陷入无政府状态;3违反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