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控技术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控技术识别与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是一种新传入危险性有害生物。根据《植物检疫条例》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6年12月21日发布(第988号)公告,将该病确定为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西瓜、黄瓜、甜瓜、葫芦、南瓜等葫芦科作物,是一种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的病毒性病害。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印度、英国等欧洲和亚洲地区。一、病原物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学名Cucumbergree
mottlemosaicvirus,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是正单链RNA病毒,病毒粒体为杆状,长为300
m,直径15
m,致死温度为8090℃10分钟,稀释终点为106,体外保毒期为240天以上(20℃),是一种很稳定的病毒。二、主要症状西瓜:幼苗和成株期都可发病。早期受侵染的西瓜植株生长缓慢,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或淡黄色花叶,绿色部位突出表面,叶面凹凸不平,叶缘上卷,其后出现浓绿凹凸斑,随叶片老化症状减轻;病蔓生长停滞并萎蔫,严重时整株变黄,不能正常生长而死亡;果梗部常出现褐色坏死条纹,果实表面有不明显的浓绿圆斑,有时长出不太明显的深绿色瘤疱。与健果相比,病果有弹性,
f拍击时,声音发钝。果肉周边接近果皮部呈黄色水渍状,内出现块状黄色纤维,果肉纤维化,种子周围的果肉变紫红色或暗红色水渍状,成熟时变为暗褐色并出现空洞,呈丝瓜瓤状,俗称“血果肉”,味苦不能食用,丧失经济价值。黄瓜:新叶出现黄色小斑点,后出现花叶并带有浓绿色突起,叶片上引起色斑、水泡及变形,叶脉间褪色呈绿带状,植株矮化、结果延时,果实大部分黄化或变白并产生墨绿色水疱状的坏死斑,损失产量甚至导致不孕而绝产。在其它作物上主要表现为花叶、绉缩、畸形、局部坏死等症状。使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一般损失1530,严重的造成绝收。三、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该病毒主要传播途径:种子、花粉、汁液、土壤、虫介体、病残体、灌水以及嫁接、整枝、摘心、授粉、摘瓜等农事操作传播,甚至病株与健株间自然摩擦也可传播。病毒在种子内可以存活8到18个月,病根埋在土壤14个月后仍可致病。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该病具有高致病性、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等特点,一旦蔓延,将会对葫芦科作物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f四、防控技术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可以通过种子带毒,土壤传染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防控,最根本的要使用无侵染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