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血压危象及其处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者:许俊堂2013319221407一、高血压危象的概念
现国际上通常将高血压的急危重症合称为高血压危象(hyperte
sivecrises)。有关高血压危象的定义不完全一致,有学者将高血压危象定义为急性血压升高,使舒张压大于120mmHg。
高血压危象又按靶器官的功能状况分为高血压急症(hyperte
siveemerge
cies)和高血压次急症(hyperte
siveurge
cies)。国内有不同的译法,也可以译为高血压危症(emerge
cies)和高血压急症(urge
cies)。
如果急性严重血压升高的同时伴有急性或者进行性终末器官损害(e
dorga
damage)称为高血压急症;如不存在急性靶器官损害,则称为高血压次急症,包括较高的III期高血压、高血压伴有视乳头水肿、进行性的靶器官并发症和严重的围术期高血压12。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以及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的区别不能完全依赖血压水平,血压升高的速度和是否存在急性靶器官损害决定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临床分型。老年人经常在舒张压不高的情况下收缩压非常高,甚至出现了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表现时,舒张压仍然不高,因此也不能单纯以舒张压升高定义高血压危象,应以临床表现结合血压升高(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定义或者诊断高血压危象。二、脑血流的自身调节
血管张力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脑动脉对血压存在明显的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
),血压在一定限度内升高或者下降,脑血管相应地收缩和舒张,维持脑血流量不变。一旦血压升高突破自身调节的上限(正常在150mmHg左右),就会导致脑血流过度灌注(hyperperfusio
),出现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hyperte
sivee
cephalopathy);如果血压下降到调节下限以下的水平,就会出现灌注不足(hypoperfusio
)23。
慢性高血压由于脑动脉增厚,与先前血压不高的患者比较,发生脑过度灌注的上限明显增高,同时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的下限也上移,调节曲线右移(图1)。因此,慢性持续稳定的血压升高不容易发生脑血流过度灌注,如果血压降低过快和幅度过大还容易出现器官灌注不足。
同样的血压水平在年轻人可以引起高血压脑病,在老年人可能毫无症状,急性肾炎儿童短期内收缩压超过160mmHg就可能出现脑过度灌注的表现,而在成年人,此血压水平司空见惯;同样,年轻人短期内血压降低至12080mmHg左右能够完全耐受,而在老年人短期内甚至降低至14090mmHg左右即可出现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现,如诱发脑卒中或者使原有脑卒中加重、血肌苷水平升高,尤其脑动脉存在明显狭窄或者闭塞时。三、高血压危象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