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首先,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企业战略目标,预算体现的是企业战略意图,其实质是根据战略来配置资源,因此,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要真正落实并发挥效益,必须有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对预算编制的原则,编制方法、各部门职责、审核流程、预算的分解、调整、执行、支付、考核等做出科学、明确的详细的规定,完善了各项制度和程序。
再次,要确定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是企业确定预算指标的基本依据之一,企业要制订先进、合理的费用开支标准。比如,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f最后,要运用科学的预算考评制度。根据年初预算与年终预算执行结果的差异水平对各预算责任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各部门负责人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预算考核组织体系,强化考核运行机制。围绕预算责任目标,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充实完善考核内容。预算目标与员工收入紧密挂钩,奖惩兑现,突出激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有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现,对企业各方面的要求较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如:一些企业的全面预算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持,预算管理陷于繁琐的计算与统计中,而预算执行结果仍不理想;一些企业虽然实行了预算管理,但由于预算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与灵活性,造成预算与实际脱节、形同虚设;准备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在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调整幅度、预算外审批、部门、科目之间的调整、预算考核等,方面季度预算存在刚性,同科目预算不允许季度间进行预算调整,除非走正常的预算调整流程。季度内同科目预算可以允许月度间调整,部分相关费用科目,可以允许科目间调整,但对于公司准备加强控制的费用可以规定不允许月度和科目间调整。对于有专业部门进行把关且费用落实到具体发生部门成本较高、与其收益不相配的预算,财务部可以采取总量控制的方法,由专业部门进行具体控制和调配,财务只审核总量是否在预算内。对于一切导致支出的行为,部门经理和财务部都需结合部门预算进行审核。预算执行过程中明确预算差异的考核范围和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