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维指向性的增强,数学推理逻辑基础更加稳固,数学思考更有程序性,这就能极大地增加了学生通过自主的积极的数学思维而成功建构数学概念及其体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现实。
2000年9月2002年9月间,按照学校要求每人每个学年开一次公开课,要求开课时,尽可能要用多媒体课件。那时侯,老师们刚接触计算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兴趣却很浓,大家要开公开课时,都只能是在设计好教学程序后请同校的计算机老师帮忙做或辅导做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初步应用,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这一先进的辅助手段的作用和地位。
同时也迫切地感受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对教师的要求至少是:
⒈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课程改革与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与对新生事物积极探索,勇于实践。⒉教师要掌与时俱进地学习并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除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外,同时至少目前要尽快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如Powerpoi
t、《几何画板》、Authorware、Flash等。二利用现有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老师们的技术水平从2002年9月开始,我们数学组就坚持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技术培训。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每个备课组拟出一个课题的教学设计或设想,由本组在操作软件的先学者事先备课或几个人一起探究,然后组织组织全组老师一起,利用四到六次的教研时间进行学习操作培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如20032004学年度的上学期,七年级备课组提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设计方案,八年级提出的“图形的旋转”的设计方案,九年级提出的“二次函数yax2bxca0中的字母a、b、c与函数的图象的位置关系”的设计方案,经过对方案进行斟酌,都拟用《几何画板》的平台实现,由许少斌老师准备并主讲,印发了课题的操作步骤,总共进行了五次的培训。大家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对几个常用的操作软件的操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较好地利用I
ter
et网的丰富资源,在I
ter
et网上下载一些课件进行分解揣摩学习,尽可能从各种渠道提高老师们的技术水平。三课件具体制作,分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