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杯和大杯的关系)【设计说明:前者要求1个未知量,比较容易求,而后者却要求2个未知量,学生没有
办法求出来,从而产生了替换的需求。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将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
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这样的情境能为学生学习替换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替换的策
略呼之欲出,又非常自然。】3、给你条件,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出示例题1哪句话?读出来。现在能解决吗?看来这个条件很重要,你是怎么理解的?(补充:结合今天的知识点)(1)你能选择一种替换的过程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吗(请两人实物投影展示)(2)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列式计算,汇报。(板书)(3)虽然我们用两种方法都求出了同一个结果,但我们还是要检验一下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怎么检验呢?(既要检验小杯是不是大杯的13,又要看6小杯和1大杯的和是不是720毫升,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算正确。)(板书)(4)我们通过大杯换小杯和小杯换大杯的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解决了这道题,想一想,虽然方法不一样,但相同之处是什么?
f师:是的,他们都运用了替换的策略把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板书)(5)观察算式,在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设计说明:研究数学问题的方式要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给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会浓厚起来,思维才会活起来。本
环节旨在唤醒学生生活中“换”的经验,让学生借助画一画、算一算,体验用替换策略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替换策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
意识。】4、试一试: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4,自己试着做一做。汇报,先提问,你是用什么策略解决的?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可以用小杯换大杯吗?为什么不用?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根据两个未知量的关系选择简便的替换方法)【设计说明:例题中不论是用大杯换小杯还是小杯换大杯计算起来都比较方便,这道题
由于小杯个数不是4的倍数,所以选择小杯换大杯比较繁琐,让学生体会到要根据两个
未知量的关系选择简便的替换方法。】5、出示:大杯比小杯多160毫升。(1)和前面的题目有什么区别?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自己试做。汇报,板书算式。(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幻灯片演示)所以要从原来的总容量里减掉160毫升。(描红减号)(幻灯片演示)所以要在原来总容量的基础上增加6个160毫升。(描红加号)(3)怎样检验他们的结果是否正确?(板书)(4)同一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