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如何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勐阿中学张建超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民族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正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一、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媒体,然而教材编排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符合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特征。教师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讨论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并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二、家庭教育本应天真活泼、聪明乐观、无忧无虑、充满憧憬的少年,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很易未成年人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很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开展现代家庭教育指导行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
f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三、各科教学渗透德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一)每个教师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二)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思想观点准确无误;(三)要符合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循循善诱,实事求是;(四)要体现各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渗透。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灵活地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法,善于抓住契机,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领悟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自我认识的完善。四、社会因素社会上消极因素的促长作用,如现今的电影、电视剧以及卡通书中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