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瘤株间抗肿瘤活性的选择性,为裸鼠模型实验提供依据。(e)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根据抗肿瘤(f)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特征,选用微管蛋白聚合等实验从分子水平确认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化合物对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途经,从细胞水平上阐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采用裸小鼠皮下接种模型和或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相对肿瘤增值率和生存时间为指标,确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g)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选择在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中活性良好的化合物,开展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性质。(h)动物亚急性,长毒实验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测定动物亚急性、长毒性质,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
基本方法:
①小白鼠的灌胃法
f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以左手捉持小白鼠,使腹部朝上,右手持灌胃器。灌胃器先从小白鼠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沿着上颚壁轻轻插入食管,稍感有阻力时(大约灌胃管插入12,相当于食管过膈肌的部位),即可推进注射器,进行灌胃(图1)。若注射器推进困难,应重插。若灌胃器误插入气管给药,可致小白鼠死亡。注药后轻轻抽出灌胃管。此法1次给药量为001003mlg。
图1小白鼠的捉持及其灌胃法
②小白鼠皮下注射法通常在其背部皮下注射。将其皮肤拉起,注射针刺入皮下,把针尖轻轻左右摆动,易摆
动表示已刺入皮下,然后注射药液。拔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以防止药液外漏(图2)。该法对小白鼠的1次注射药量为001003mlg。
图2小白鼠的皮下注射法
③小白鼠静脉注射法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法。事先将小白鼠或大白鼠置于固定的筒内或铁丝罩内,或扣于烧
杯内,使其尾巴露出(图3)。将尾置于4550℃的温水中浸泡或用75的酒精棉球擦之,以使血管扩张。然后,选择尾巴左、右两侧静脉进行注射。注射时若出现隆起的白色皮丘,
f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说明药物未注入血管。这时,注射器应向尾根部位移动,重新注射。该法对小白鼠的1次注射量为0005001mlg。
图3小白鼠尾静脉注射法
④小白鼠腹腔注射法以左手捉持小白鼠,让其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皮肤,刺入部位距离下腹部
腹白线稍向左或右的位置(图4)。向前推进注射器35mm,接着使注射针与腹部皮肤面呈45°刺入小白鼠的腹肌,继续向前刺入,针头通过腹肌进入腹腔后阻力消失,这时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