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腕尺”。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底为正方形。其底边长曾用古埃及王胡夫的腕尺测量,恰为500腕尺。英国人则是手脚并用的,英文foot一词,脚与同字,这是用脚为尺的佐证。而在公元九世纪时英王亨利一世将手臂平伸,从他的鼻尖到指尖距离规定为一“码”,这则是以手为尺的明证。不管是用手还是用脚为标准,都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我国是较早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的国家之一。远在商代,就有了制作较精细的象牙尺。现存两支,一支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长为现在的1578cm,一支藏在上海博物馆,长为现在的1580cm。尺上都刻10寸,每寸内刻有10分。从这两支尺的长约为16厘米看,这是人手的一般长度,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它所使用的标准仍未脱离人体主观标准的范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度量衡也不统一,直到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才统一了度量衡。秦制规定长度单位为引、丈、尺、寸、分,均为十进位。这种长度单位的1尺约为现在的232厘米,沿用了两千年。
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前,世界各国的长度标准极为混乱,比如我国是市尺,日本用日尺,英国用英尺,俄国用俄尺。其长度不一致,进位制也不统一,有十进位、十二进位,还有五进位的,各行其是。这在国际经济、技术交往中,极为不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国际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亟城破国际间长度测量标准上的诸候割据的局面。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长度测量的客观标准是“米”。在这以后的两百年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和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测量范围越来越广,精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最先进的是激光测长,精度可达109米数量级。2质量单位
古代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情况相似,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我国秦代度量衡制度中规定: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与现代国际单位制比较,1斤约合0256千克。最初的千克质量单位是由18世纪末法国采用的长度单位米推导出来的。1立方分米纯水在最大密度温度约为4℃时的质量,就定为1千克。
1799年法国在制作铂质米原器的同时,也制成了铂质千克基准,保存在巴黎档案局里。后来发现这个基准并不准确地等于1立方分米最大密度纯水的质量,而是等于1000028立方分米的水的质量。于是在1875年米制公约会议之后,也用含铂90、铱10的合金制成千克原器,一共做了三个,经与巴黎档案局保存的铂质千克原器比对,选定其中之一作为国
f际千克原器。这个国际千克原器被国际计量局的专家们非常仔细地保存在特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