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北京的冰雪热
依据北京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如果将来取得承办冬奥会资格,主要承担的将是冰上项目的比赛,那么北京的冰文化怎样?冰嬉历史久冰雪文化在北京原本就有着悠久历史。在过去,滑冰是北京一项十分普遍的运动,那时人们把冰上的娱乐称作“冰嬉”。“冰嬉”这个词宋朝就有了,这种娱乐原本只在北方民间较为流行,到了明清时期开始成为宫廷体育活动。清朝时,冰嬉已是皇家冬季一项重要消遣活动,乾隆皇帝更是将冰嬉定为“国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冰嬉图》描绘的就是清朝时宫廷冰嬉的盛大场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冬日里冰嬉主要是去冰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什刹海冰场。已经有700多年历史的什刹海,夏天荷花盛放,一到冬天就成了天然的冰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这里最热闹的时期,那时冬日里的生活十分枯燥,溜冰成了青年人的主要娱乐方式,什刹海冰场自然成为当时冬天北京最大的青年人聚集地。在《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等反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冰场上的故事都是不可或缺的素材。什刹海冰场是北京老人们对寒冷冬天最快乐的记忆,记录着他们最美好的青春。
f像什刹海这样历史悠久的冰场在北京有好几座,玉渊潭、陶然亭、北海、紫竹院等,大小规模不等,各自都有与冰雪相关的传统,每年冬天有一帮固定的“班底”在冰面上玩耍。以紫竹院为例,这座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园一直开放冬季溜冰活动,那时候的冰上游客主要以家在公园附近的居民为主。紫竹院负责管理冰上运动的徐鹤介绍说,每年冬天都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提溜着自己的冰刀去冰场滑冰,这些面孔都已上了年纪,多是五六十年代生人。“老见他们,慢慢地就熟了,他们都退休了,冰场开放后,他们每天都来滑上一阵,直到我们的冰季结束”,徐鹤说。老李就是这帮“老熟人”中的一个。找到他的时候,老李刚在大冰场上跑完圈,正坐着休息。“跑圈儿”是溜冰爱好者口中的俗语,就是沿着冰场的轮廓滑冰,这是最基本的冰上运动,有时候内场或者别的功能区被人先占了,溜冰人只好跑圈儿,透着一种自嘲的口吻。老李从小就住在紫竹院旁边,十几岁时掌握了溜冰的技能,从此就离不开这项运动了,“我还就爱在露天的环境里玩儿,体育馆我也去过,不如公园里带劲儿,所以小时候我老盼着冬天来,现在也是”,老李顽皮地说。老李说,其实自己在80年代离开过北京去广州发展,那边气候不错,待遇也挺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地方溜野冰。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