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童趣》教案
教学目标:1、背诵、翻译全文。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句教学难点:感悟“物外之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象和做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二、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两者同源而异流,有很多相同的地方。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我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很多事情。文言文中的很多词汇、语汇,至今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3、学号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自己用心领会,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把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律,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三、检查预习1、作家作品介绍。沈复(1763~?)中国清代散文家。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一生为幕僚。2、《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作品。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四、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一个老人回忆往事时的那种恬然、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感情。同时要求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进行句读的指导。1、童稚(zhì)、藐小(miǎo)、项为之强(jiā
g)、鹤唳云端(lì)....怡然称快(yí)、凹凸、土砾、壑庞然大物(pá
g)...(āotū).(lì).(hè)、.癞虾蟆(làiháma)...2、例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