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r
r
r
【清热剂分类】r
1清气分热,清营凉血,这个实际上是根据卫气营血,r
病机和治法体系的。气分热,高热是它的特点。清气分热r
更多反应了经热的特点,散漫的,明显发热升高的这类特点。r
2清热解毒是针对热毒的一些特点,包括外科疮疡肿毒方r
面热毒的治法,和一些原则。r
3清脏腑热,是邪在不同脏腑,根据脏腑治法,脏腑病机体系,出现的r
这个热证。这里很多体现了脏腑局部的热,有郁热这个特点。r
4当清虚热,是一种阴不足而阳亢这个虚热,但热病后期一些虚热也包r
括在内。而且重点方是用的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现在热病后期虚热r
也用。阴虚内热也用。r
【清热剂的应用原则】r
一般用于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或表邪未解,r
热已入里,应表里双解。r
【清热剂的应用原则】r
1辨别里热的部位。r
2辨别热证之真假。r
3辨别热证之虚实。r
4权衡热势之轻重。r
5热邪炽盛而拒药者,可用反佐药物或服法。r
r
1【清热剂清气分热】r
气分热,有高热的特点,高热逼迫津液外泄,出大汗,脉洪大。r
热邪伤津除了出汗伤津之外,津液损伤产生明显的口渴。治法上,r
辛寒清热是考虑气分是由卫分来的。邪刚由卫分到气分,还可以r
向外透解,这往往叫解肌透热。辛散寒凉叫辛寒,清解。包括常r
用的药物,石膏,辛甘大寒的。竹叶,这些都能够清透气分之热,r
银花连翘,辛凉宣透表邪,同时由于银花、连翘可以清泄里热,r
又有辛凉特点,也有透热的特点。热邪在气分,最容易伤津液,r
所以知母、麦冬这类是常用的清热生津药物。r
r
一、白虎汤《伤寒论》(清气分热的代表方)r
【处方】石膏30g知母9g甘草3g粳米6gr
【功能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r
脉洪大有力,或滑数。r
【用法用量】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r
【药理作用】抗乙脑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64;7:456),用本方r
煎剂于实验性小白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与大青叶提取r
物、竹叶石膏汤、安宫牛黄散等对照组相比较,本方能提高小白鼠存活r
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r
r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金,泻胃火实热。r
主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r
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r
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r
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r
已解,心中大烦,渴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