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420
在制造领域,模具是基础。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在历史上主要靠一个个模具师傅的经验、判断和个人知觉,所以要开一个新模具,需要让这些师傅满意:陪笑脸、递烟倒茶拍马屁。富士康也是这么做的,但富士康之所有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于他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去建立模具设计的数据库来支持,经过数年数百人团队的努力,将大部分模具设计的工作显性化,这样子富士康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全聚德的烤鸭也是靠师傅的,但也可以做成电子傻瓜炉烤鸭,其实也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果。中医主要靠隐性知识诊病,所以比较难复制和推广。
这说明,隐性知识并非是永远的隐性知识,知识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今天的许多显性知识,在当年也是隐性知识,可能经过几百年实践、学习、反思,最后可以显性化成文章、判断、农谚、行业俚语等。
但在某个历史阶段,对于特定的人、组织,一定是存在隐性知识,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又分两种情况:
一、对于单个人或单个组织的隐性知识,可能在别的人、别的组织已经成为了显性知识,这就要求要有广泛的学习渠道去学习。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原来觉得某个事情是这样子的,但让你说明白你很难说清楚,当看到某个书籍或文章的时候会感觉“心有戚戚焉”,这其实就是在你这里还是隐性在别人的地方已经是显性了。对于整个行业或者人类都没有显性化的知识,那么谁能最先显性化,谁就可以先发论文、先写书、先出产品和服务,可以先赚钱。
二、虽然已经有组织、个人显性化了,但我们得不到。或者整个行业、人类都没有显性化,这个时候只能在一个组织内部、个人想办法去管理。这个时候注意:对于个体的组织和个人,在某个阶段内可能有一些知识永远没有办法显性化或者显性化的成本过高。
f这个时候怎么办?
1、促进和加速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最大动力是需求的拉动,因为有了需求的拉动人们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如果能将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显性化就可以赚钱,这种赚钱的拉力让富士康人想办法去推动显性化。所以为什么要显性化这是在做隐性知识管理的时候要考虑的,要为那些有更多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一个理由。具体的方法:
基于问题的显性化: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才知道自己知道,许多时候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并不是很清楚自己掌握的知识,如果能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他就可以整理、归纳自己的知识从而显性化出来。可以看一下这里提一个好问题。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