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之首以孝为先
作者:黄素云发表时间:20142793703来源:漳浦县长桥中心学校访问次数:332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日益显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特别是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倍受人们关注。如今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自我意识很强,对传统的孝道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觉得心安理得。因此,教育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一、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礼仪之首非“孝”莫属。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做人的基本。而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和尊重兄长。在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他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父亲非常孝顺,一切家务都由他来做。夏天他用扇子帮父亲把床扇凉,伺候父亲安睡;冬天他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再让父亲躺下。当安顿好父亲休息后,他自己则挑灯夜读。黄香的孝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直至父亲安渡一生。而他的孝行也从此名垂千古,当时就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在当今的文明社会,高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的家庭都已经具备了冷暖空调机、电风扇、电热毯等家电,不用像黄香一样给父亲扇席温床了。但是黄香那一颗浓浓的孝心却永远亮丽在每个人的心中。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高官以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一个有成就的人,他们的背后都背着一个“孝”字。翻开历史看看,赫赫有名的陈毅元帅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尿裤,毛泽东星夜兼程探望生病的母亲,朱德著文怀念母亲,失去父亲的8岁的唐银花安慰失明的母亲说:“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难道这些故事不都说明孝字当头吗?从古至今,这感恩孝亲的故事还少吗?《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