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三节
课时安排:1课时课时安排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2.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3.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重点难点:难点:各景区的形成原因教具准备:教具准备:风景图片、自制图片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图3.20黄山景区示意图通过黄山景区示意图介绍黄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其位置。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位置: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景观特征:成。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1)奇松)
图3.21迎客松妙佳境。探究活动:分析黄山松之奇与哪些生存环境特点有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以下知识: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图3.22梦笔生花通过这两幅图,获得以下认识: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松和石相互依存而形成绝
(2)怪石)怪石成因: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岩体坚硬,但垂直节理发育,表面易发生球状风化;其次是旅游者的观赏角度和站位的不同,使之步移景异,妙趣横生。
图3.23飞来石图3.24猴子观海通过两图片感受黄山的奇峰怪石。
(3)云海)
图3.25黄山云海图3.25展现了:黄山云海的动态美、朦胧美,呈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构成了一幅朦胧美的画卷,美在天边、美在眼前。探究活动:分析黄山多云海的形成原因。
f点拨:黄山云雾多的原因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黄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