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毛虫,金龟子的幼虫称蛴螬,蝇的幼虫称蛆等。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二)昆虫的翅(图54)低等的昆虫(无翅亚纲)均无翅,而大多数昆虫(有翅亚纲)的成虫,在中胸和后胸的背面生有两对翅。有翅亚纲中,寄生种类(如虱、蚤等)往往翅退化,为次生性无翅;少数种类也有无翅型(如某些蚜虫和半翅目的水黾等)。随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同,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膜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清晰可见,如蜜蜂的前后翅,蝗虫的后翅等。2.革翅革质,稍厚而有弹性,半透明,翅脉仍可见,如直翅目昆虫(蝗虫、蟋蟀)的前翅。因不飞翔时直翅目昆虫的前翅(革翅)覆盖在后翅及身体腹部的背面,又称复翅。3.鞘翅角质,厚而硬化,不透明,翅脉不可见,如鞘翅目甲虫的前翅。4.半鞘翅基部厚而硬,角质;端部薄而透明,膜质,具翅脉,如蝽类的前翅。5.鳞翅膜质,表面密被由毛特化而来的鳞片,如蝶蛾类的翅。
f2
6.毛翅膜质,表面密布刚毛,如翅目昆虫(石蝇)的翅。7.缨翅膜质,狭长,边缘着生缨状刚毛,如蓟马的翅。8.平衡棒双翅目昆虫(蚊、蝇等)的后翅退化而成,呈一对棍棒状。9.拟平衡棒捻翅目雄虫的前翅特化呈细长扭曲的棍棒状。(三)昆虫的触角(图55)昆虫头部着生有一对触角。不同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性别的个体,触角的形态也不同。但基本结构仍然是由柄节、梗节及鞭节三节组成。只是鞭节往往又由若干亚节组成,且形态上有较大的变化。各种触角的命名,往往也以鞭节的形状而定。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触角类型1.刚毛状触角鞭节纤细似一根刚毛,如蜻蜒、豆娘、蝉等的触角。2.丝状触角鞭节各节细长,无特殊变化,如蝗虫。在一些种类中,细长如丝,如螽,蟋蟀等的触角。3.念珠状触角鞭节各节呈圆球状,如白蚁等的触角。4.锯齿状触角鞭节各节的端部有一短角突出,因而整个形态似锯条,如叩头虫、芫菁等。5.栉齿状触角鞭节各节的端部向一侧有一长突起,因而呈栉(梳)状,如一些甲虫、蛾类的雌虫。6.羽状(双栉状)触角鞭节各节端部两角均有细长突起,因而整个形状似羽毛,如雄家蚕蛾的触角。7.膝状触角鞭节与梗节之间弯曲呈一角度。如蚂蚁、蜜蜂的触角。8.具芒触角鞭节仅一节,肥大,其上着生有一根芒状刚毛,如蝇类的触角。9.环毛状触角鞭节各节近基部着生一圈刚毛,如雄蚊,摇蚊的触角。10.球杆状触角鞭节末端数节逐渐稍稍膨大,似棒球杆,如蝶类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