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作者:赵丽霞李刚来源:《天津教育上》2019年第02期
人一生中要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来讲是根基,是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处境尴尬,甚至呈现缺失状态,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甚至出现了学校教育被孤立弱化的现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其为中小学校主动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主导方,需要主动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家校深度融合,走出当下家校共育的困境。
天津市普育学校于2008年建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城郊学校。学校地处北辰区宜兴埠镇,生源由宜兴埠镇本市户籍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组成,比例各占50左右,学生的家庭教育水平并不高。城郊区域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虽不及城学生丰富,但远比偏远地区学生渠道广。而获取来的知识是好是坏,如何辨别,如何教育、引导儿童去认识、辨别、接受这些东西的重任就落在家长和教师的肩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其家庭教育问题几乎无人过问,完全处于教育的真空地带。因此,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小学家校共育的紧迫性更为突出。
秉承“普惠民众育成良才”的办学理念,作为天津市普育学校集团化办学以来建立的第一个小学分校区,北校区在学校的主动引导和家长的积极参与下,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家校协同育人实践策略。
一、构建三级家委会管理网络,保证家校沟通渠道畅通
畅通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家校协同育人的前提。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是沟通家校的桥梁。
目前,学校构建了三级家委会管理网络: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校级家委会。各级家委会中的职位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当选的家委都是在家长们心目中有威望、能服务的好帮手。
每学年初,首先由家长自主在网上申报,学校本着不打消家长积极性的原则,只要有意向进入家委会的家长都可以申报。班级家委会是不控制人数的,由班主任巧妙分层,设立小组长。当需要控制人数时,可以召开小组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