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宝鸡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依据《宝鸡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制定我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金融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四个第一”,加速“五大突破”、实现“三个率先”战略目标以来,我市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对经济的贡献能力持续提高。(一)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健全,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我市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保险机构、证券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截止2010年末,全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2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农发行),国有商业银行4家(工、农、中、建),邮政储蓄银行1家,股份制银行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4家(地方商业银行1家、县区农信联社12家、村镇银行1家),各类网点共计592个;保险公司总数达到25家;西部证券、齐鲁证券营业部6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2家;金融从业人员达17000多人,形成了竞争有序,服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二)金融总量不断增长,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政策,围绕重大项目、产业集群和支柱企业,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76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3695亿元,金融业总资产过千亿元,均比2005年末翻了一番。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秩序进一步稳定。保险业等其它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市保费总收入达到2987亿元,赔款与给付支出668亿元,全市保险深度306,保险密度8005元,在“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5以上。利用资本市场成效明显,截至2010年12月末,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5家(宝钛股份、秦川发展、宝光股份、易食股份、烽火电子),总市值25737亿元,流通市值17283亿元,近几年通过资产注入、重组等方式,上市公司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三)金融生态建设有力推进,金融环境明显优化。围绕“诚信道德体系、信用维护体系、征信体系”三大工程,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全省首家市县两级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工作机制,在西北地区首家将金融生态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