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在家里应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明确孩子与家长的平等地位,
让孩子知道“我是家中的一分子”。
强化孩子是家中“一分子”的意识,让他们享受“一分子”的待遇,也要付出“一分子”的劳动。有这样一位父亲从小就告诉孩子:“你是家里的一分子!”,所以平时总会让孩子在家参与不同的劳动。吃饭的时候,父亲会把把拿菜的任务交给儿子。开始时,小家伙总是会问:“为什么要我拿呀?我拿不到怎么办?”这是父亲就问他:“三个人分工,拿菜、烧菜、饭后收拾,你喜欢哪一样?”权衡了半天,孩子觉得还是拿菜比较适合,从此以后,孩子就帮着家里的端菜。有一天,孩子外婆到家里来玩,看见孩子去冰箱里拿菜,就忙不迭地冲过去,“我来拿,我来拿,怎么能让孩子拿菜呢?才这么小的孩子。”谁知孩子却义正词严地说:“外婆,我来拿,这是我的责任。我是家里的一份子。”
当孩子再大一点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一种责任,在孩子完成任务后不要有物质奖励,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要淡化有形的物质奖赏,代之以精神的爱抚和勉励。孩子每天下楼拿菜,就应该得到夸赞,得到一个吻或一个拥抱。父母应在亲友面前对孩子的尽责表示赞赏,使孩子有长久的动力保持下去。
2、从身边小事做起,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
对孩子来说,责任感是实实在在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让孩子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爸爸妈妈的事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分清这点以后就让孩子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为自己多
f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每天早晨闹钟一响,就应该马上起床,再困也要起来,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准时去上学,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就应该提早起床,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