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在我们国家当前的环境下,善于妥协的必要性。虽然有些许的无奈,但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学会适应环境则不失为明智之举。认识到其必要性,并不代表就具备了这种素质,正如文中所说的,要把握好这个度,需要饱经风霜、富有智慧而又修炼到极致,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大多数人恐怕终其一生、孜孜以求也很难达到。但毕竟这段文字对我的启发和意义是深远的。联想的历史上也裁员,很多员工不理解,为什么领导的错误由员工来承担,柳写出知名的《公司不是家》的文章发到网上。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他这样解释:“一个企业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做到为股东,为员工,为社会几个方面负责;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企业就必须上进,内部就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员工在联想既要有感到温馨的一面,各会有奋勇争先而感到压力的一面,因此不能把企业当成真正意义的家是必然的。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种缺点,犯各种错误,父母最终都是宽容的。但是企业是不可能这样的。杨元庆只能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看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一人为本,最根本的为员工负责。公司的领导层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员工们说“我们把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交给你们了,带好我们,不要走错。股东们不断的说,“发展,利润,增长。”同行要抓住每个机会,给联想致命的打击,在这无休止的竞技场上,稍有个不留神就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因此,我们股东们,员工,对他们这些企业的管理得直接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要批评,要提意见;同时,也要鼓掌,要呐喊,要叫好!让我们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打了胜仗,我们不骄不躁;打了败仗,我们互相鼓励,依然战歌嘹亮。这才是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斯巴达克方阵。”
书中最精彩的一段是联想分家。之前我一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联想会因为人
f的原因而将联想分为两部分。原因如下:(1)中国的国情不同,一个人后面意味着是一群人。(2)不能为联想树立一个敌人。(3)两个老虎放倒不同的领域去,可以将联想作的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出现了一个联想控股的主要原因,仅紧接着,不断地出现了联想投资等等一系列的企业。
工业时代的奥秘在于垄断,那么信息时代的奥秘就在于共享。一个汽车制造商也许可以设想完成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电脑制造商试图统治整个流程。你有可能在利润琏条中的某一环节拥有优势,却无法垄断所有环节,这给了更多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垄断”的价值日益小,而“分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