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体现。20082009学年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高三(2)(9)三个班的生物教(8)学工作,又送走了一批高三学生,心中有一点成就感,也有一些淡淡的遗憾,从总体上来说我的课堂教学效果自我感觉比带上一届高三好一些,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带上一届时是第一次带高三吧!不论是在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还是对考纲知识的熟练程度上都比去年好一些,但本学期的教学效果与我起初的想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现将本人的反思释放如下:第一,对生物学科而言复习时间不够,需要教师更好的整合教材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生物教材一共三本书,两本必修,一本选修,高二完成了两本必修的学习,选修一本书共五章,暑假补课完成了两章的内容,上学期到11月中旬把选修内容学完开始进入第一轮复习,而其它学科在上学期开学时就直接进入第一轮复习了,我们的一轮复习到本学期4月底结束,整个一轮复习战线长,内容多,学生容易遗忘,5月一个月进行专题卷和综合卷的练习,因此时间仓促,效果一般。如果能在3月中旬将一轮复习结束,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二轮复习,再用20天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第二,对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可以做一些有效的调整。本学期的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选择的是衡水中学出的《高考调研》,全书共420页,该书的优点是:1、含盖的知识点全。2、考纲知识列的细、全、明了。3、将选修内容安排到相关联的必修章节中去,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合。该书的缺点是:1、个别练习题和例题超纲。2、每一节后的练习量过大。3、每一章前的知识网络图不够细,不够全。所以今后再选择生物一轮复习资料时应注意:首先,书不能过厚,最好不要超过300页,否则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其次,每一节后的题量要适中,难题不宜多,综合性过强的题不应该出现,因为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原本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本该做适当调整,但我在本学年的一轮复习过程中没有对复习资料做大胆的大量删减,基本上是除超纲内容外全书挨个过,所以致使复习时间紧张,在以后的高三复习中我会精挑细选适量的练习题,在每一章复习完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总结和一次考试,这样就不会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松紧适度,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第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