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由系列的6个课程模块构成,,在总体训练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个模块均有详细的教学大纲。6个模块依次为“空间概念设计”、“室内设计程序”、“居住空间设计”、“工作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工程项目实践”。
1
f本科《空间概念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开课单位空间概念
美术学院
教学目的与重点
课程负责人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对于空间尺度的基本特征有较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对多个空间的组合关系有一定的把握和组织能力,并且在一定的使用功能的限定下,体会空间的内容与形态之间的联系。同时启发学生进行空间概念的构思想象能力。
管嘉
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其它
教学方式授课语言
□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主
□实验实践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自学为主
√□讲授实践□其它
√□中文□英文
□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学分
2
总学时
48
考核方式及成课程作业。方案概念构思的创造性(35)对空间的感受与组织能力
绩评定标准
(30)方案表现能力(30)。
教材及主要参教材考书
主要参考书
中文《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建筑设计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
外文
2
f先修要求、适用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院系及专业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400字,双语教学课程须同时提供中英文内容简介)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对于空间的形态、尺度、界定方式以及空间界面的性质等空间要素有较系统的了解,并通过真实的空间体验和经典空间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空间的特性形成较深入的认识。在培养对多个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具备一定的把握和组织能力的同时,在一定的功能和需求限定下,体会空间的内容与形态之间的联系,并强化从空间概念入手逐渐深化设计的过程。此外,教学除了将重点放在对相对抽象的空间进行限定和分隔训练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形成关注身边多样而丰富的空间现象的习惯,关注空间与人的行为、需求之间的内在关联,即空间所具有的深刻的社会属性,为今后的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列多级标题,如设有实验,还须注明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1空间形态与人的行为、使用和需求空间与空间感空间的基本概念1)空间物质性存在:确定性与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