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课时的内容。
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初中阶段统计和概率领域的起步,在前边学生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画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并学会了从折线图、条形图中获取信息和做出判断,接下我们还将研究“统计图的选择”,因此,“扇形统计图”这一节在知识的衔接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技能。由此可见“扇形统计图”这一节课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对扇形统计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还缺乏真正的理解。本节知识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而且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学问题入手,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还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2、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只要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采取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f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理解表达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合理判断的过程,能够较合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地参加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通过实例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含义与特点,并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2、教学难点:正确地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重、难点突破策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兼之初一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较弱,学生很难准确给予描述。因此教学中,只要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致深入阅读P205文字: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