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考历史诵读版九年级下册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二月革命”(P2)1、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2、革命后的形势: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3、新目标的确立: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月革命(P3P4)1、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实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2、经过: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3、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4、性质:无产阶级革命5、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P4)1、背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反扑2、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3、影响:帮助苏维埃政府渡过了难关。四、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P4P5)1、背景:A、国内战争结束,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B、人民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2、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缴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退还部分国有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3、影响: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4、特征评价: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斯大林模式(P8P9)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f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4、影响:“利”在于: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在于:从长远来看,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巴黎和会及《凡尔赛合约》主要内容(P15P17)1、背景:战胜国为缔结和约建立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殖民地2、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3、时间:1919年1月4、文件:《凡尔赛和约》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